酷夏续命攻略:原来“避暑”可以这么高级

发布时间:2019/7/9 13:53:15  浏览次数:2071

新月小姐姐 新月占星 

640.gif

撰文|远志

编辑|牧羊

排版|牧羊

 

随着小暑的到来,全国各地相继发出高温预警。夏至时太阳来到他所扫过地球面积的最北端,它的热能也在夏至这个时点全都聚焦在北回归线上。

 

但是通常,我们会在夏至之后,才能真正见识到太阳的“热烈”。因为,热能的传导需要一段时间,就像烧水需要等几分钟水才会煮开,也如一天之中我们通常是在下午两点钟左右才会觉得最热,而不是中午12:00。

 

因此,《月令》把“热”这个话题安排在了夏至“太阳当空照”两周后。


小暑,六月节。《说文》曰: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


是说小暑这个节气开启了农历的六月,或者说未月,《说文解字》中说:暑就是热的意思。


微信图片_20190709135700.png

我们所迎来的小暑看上去很热,但其实这个时候,水温刚烧到80度。虽然您已经明显感觉到烫手了,可如果再过上15天,到了大暑,等这壶水真的烧开了,您才会发现小暑就仅仅是个前奏。

 

尽管《说文》中说暑是热的意思,《说文注》中又把暑和热作了进一步诠释:“暑之義主謂溼。熱之義主謂燥。”


这就是为什么无论是小暑还是大暑,我们的体感并非是那种烧烤似的灼烧,而更像是那种蒸腾,受到潮湿的禁锢了,那就好象我们被一层水汽所包裹,让我们感觉憋闷、不愿意动弹,本来想出去看看大自然,后来想想还是在家里猫着吹吹空调更舒服。


而“猫着”这个动作,就被小暑这个节气刻画成了我们常说的“伏天”。我们所说的“三伏天”中的这个“三伏”,实际上是从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庚日算起,持续30天或40天(有的时候会出现两个中伏)的这么一段日子。


如果您翻看一下月历,不难发现“三伏”或者更具体的说是三伏中的“初伏”或者“头伏”,就是从小暑这个节气开始的。


微信图片_201907091357001.png


中国古人用天干和地支来记录时间,而十天干中的这个“庚”五行属阳金,浓郁的是那种充满杀气的力量,这种力量使树叶脱落,万物凋零,那种力量使得猛兽更为凶猛,让你能够感受到什么才叫弱肉强食,那种力量就仿佛是把镰刀,屠戮着生灵……


刚才我们谈到,来到小暑就意味着我们步入了未月,而未月五行属土,金气得以受生,庚金的杀气看似是已经得到了支持。


然而,就如同开篇所说,热烈的夏日之火的传导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尽管此时天时已经更迭,天上之火已经逐渐消退,但大地上的火焰似乎才刚刚燃起,而五行中火行对金行的克制,使得那个看似受到支持的庚金十分畏惧那正在燃烧的大地之火,因此,尽管受到支持,却不敢显露头角去接受大地之火的鞭笞。


这种该出现却反而隐藏起来的样子就被我们称为“伏”,而这个“伏”也将成为小暑这个节气的主基调,让我们在小暑到来之际,最好维持现状,不要轻举妄动。


那么,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是怎么说的呢?


小暑初候:温风至


至,极也,温热之风至此而极矣。

 

王充在《论衡》中说“阴气温,故温气应之”,夏至时分阴气初长,并不成气候,而来到小暑,一阴逐渐成形,这预示着阴气生长的苗头也越发明显,也因此这里用“温风”来迎合此时阴气的变化。


《礼记·月令》中把这一候称为“温风始至”,借以说明景风到了15天之后,伴着水汽的温热之风才会扑面而来。


微信图片_201907091357002.png


之前我们曾跟大家介绍过中国在谈论四季的时候会涉及到“八风”,在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以及两分两至的时候,这来自于不同方向的八种风将会如期而至,正所谓“气乘风而散”,这八风吹动着四时的阴阳之气,推动着四季的更迭。


夏至时分,八风中的“景风”迎面吹来,而这个风之所以用“景”字命名,一方面“景”与“影”互为通假,在这时太阳照在物体上的影子将达到一年中的最短;而另一方面,“景”就是日光的意思,这时白昼的时间在一年中达到最长,让世界长时间的沐浴着光明。


无论是日影还是白昼的长短,实际上都说得是“光”的变化,而由于光的速度较快,所以光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往往是立竿见影的。


微信图片_201907091357003.png


然而,除了带给我们光明之外,阳气发挥的另一层作用,便是温暖。


我们在开篇时谈过,热能的传导是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也就是温暖相比较光明而言,所带给我们的影响是滞后的。而文中的“温风至”被诠释为温热之风在此时的风力将到达鼎盛,这里的“至”更像是“夏至”的至的延续,而它的影响,就等待着在之后的小暑和大暑中慢慢去发酵。


微信图片_201907091357004.png


这一候告诉我们:


在现代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中,我们注重结果,然而,很多事情未必就是我们所看到的结果,精心策划一项工作带来的收获需要持续一段时间,这不仅是那些即时成果,还包括附加的赞赏、尊敬、热爱、信任、关注等持续性回报。


因此,尽管上一个节气让我们要对那些潜在的问题要提早提防,但是这不需要我们现在就做全盘变化,因为那些有价值的,好的部分还在持续发酵,还能让我们获得恩惠。

小暑二候:蟋蟀居壁


一名蛬,一名蜻蛚,即今之促织也。《礼记》注曰:生土中,此时羽翼稍成,居穴之壁,至七月则远飞而在野矣,盖肃杀之气初生,则在穴;感之深,则在野而鬬。


生于土壤中的蟋蟀,尽管现在四肢已经健全,但还不够强壮,现在它们都躲在洞穴的四壁,静待立秋之后羽翼丰满,飞到洞穴之外去争胜斗勇。

 

古人以蟋蟀作为小暑二候的主题,一方面是由于蟋蟀生于土中,而蟋蟀喜爱争斗、具有很强的攻击性,因此带有强烈的金气,这与我们开始提到的未月生庚金形成呼应,五行之中土生金可以非常形象地表现在蟋蟀的身上。


另一方面,如果您斗过蛐蛐,您会发现蟋蟀这种昆虫的好胜心如此之强,以至于每当狭路相逢就必须要分个胜负,那种感觉就好似成王败寇,它们相互攻击、相互争斗似乎就是为了成为统帅,成为那个所谓的“王”。


而攻击性和好胜心这么强的蟋蟀,在争斗之前都会趴在安全的洞穴的墙壁之土上耐心观察。这就如同杀气强烈的庚金尽管在这个时候受到未土的支持,但还是会因时而“伏”


微信图片_201907091357005.png


绝大多数时间里,“三伏天”是在小暑节气的第二候或第三候开始的,因此,这个“伏”的意象也不难在小暑第三候中窥见踪迹。

小暑三候:鹰始击


击,搏击也。应氏曰:杀气未肃,鷙猛之鸟始习于击,迎杀气也。


《礼记·月令》把这一候称为“鹰乃学习”,而《夏小正》则称为“鹰始挚”。无论哪种说法,都是说鹰的凶猛在这个时候还没有显现。


当然,“鹰”在《月令》中我们已经不是第一次看到了,在惊蛰三候我们曾谈论了“鹰化为鸠”,是说鹰好杀,而鸠好仁,春木性仁,仁有好生之德,因此,在春生之际,凶顽的猛禽猎杀行为减少。


而此时,秋天的凉风还没有到来,尽管未土孕育着饱含杀戮之气的“庚金”,但这个“金”目前迫于火气的威慑,还只能“伏”着,这并不是说这个“金”不是块好钢,而是说它还欠些火候,还没有成为那个不怕火炼的真金。


因此,这个时候,还需要好好“锻造”才能够出炉以披荆斩棘。


微信图片_201907091357006.png


鹰作为飞禽,受到南方朱雀之火的管辖,而同时,它的凶顽和猎杀又积聚了西方白虎之金的力量。春天木气长养,也因此助长了鹰体内南方朱雀的火性,火强则金弱,自然鹰就化为鸠了。


此时,尽管天时我们已经从火行迈入土行,但是火炎而土焦,发烫的土壤还能感受到烈火的气息,因此,鸠还不能化为鹰,但可以在这个时候做一些准备了。

 

我们说夏至时节一阴始生,而坤道初六“履霜,坚冰至”,夏至让我们不要被胜利所冲昏头脑,需要冷静地去审视我们内部所潜藏的问题,而当我们能够能出的识别问题的所在,就应该审时度势,及时刹车,就好似一阴生起的“姤”卦初六“系于金柅,贞吉;有攸往,见凶,羸豕孚蹢躅。”


古代以金来制木,木质的车轮用金属的刹车来让其停止,当我们看到问题和风险应该悬崖勒马。这就好似小暑二候和小暑三候得蟋蟀和老鹰机会不成熟就需要隐忍和修炼。


小暑二候和三候告诉我们,尽管我们发现了问题,并且已经做好了应对问题的方案,但现在机会还不够成熟,而我们现在要做的:


一方面是要把那些属于我们的全部收入囊中,落袋为安;另一方面我们还需要韬光养晦,让自身不断强大,不要因为意气用事,或是冲动使然,就去以卵击石,稍加时日,当时机的成熟,然后再一鼓作气。

 

这就是小暑三候,温风至、蟋蟀居壁和鹰始击。


你那里的夏天

是什么样子的呢?

欢迎在留言区和我们分享

微信图片_20190510172519.png

新月作者


远志


中国古典占星师,易学文化、中国古代天文史、中国古代历法研究学者;伦敦占星学院受邀讲师,致力于中国古籍中的天文学和占星学梳理;NCGR(国家地球宇宙研究学会)中国分会主席,受邀于2019年参加NCGR国际占星会议演讲。


月令专题:

《月令》之立夏 | 小人失势、君子上台:做下这个“决断”,美好的事情终会相见

《月令》之小满 | 走上人生巅峰?这个阳气渐满的时候,更要「以退为进」

《月令》之夏至 | 过了夏天才知道,世道崩坏是从“忽视脚下”开始的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版权归“新月占星”(伦敦占星学院大中华区独家合作伙伴)所有,如需转载请在评论区留言



四时物候与观物取象

这才是中国文化的智慧啊!

智慧的秘密

天上的星星早就说尽了

中国古典占星二十八星宿

中国文化真正的根

等你探索


微信图片_201905061845039.png


了解更多详情

欢迎添加新月客服小云微信

微信号:newmoonserve

或扫描以下二维码

新客服二维码.png

投稿及译者应征

欢迎点击“投稿”

查看详情

 

640 (2).gif


微信图片_2019043016401311.png